暮色還未完全降臨時,林然的手機屏幕已經燙手了。三小時前他隨手開的直播,在意外出現的五百倍音速回放后,突然變成了一個全網圍觀的狂歡現場。上千個評論在彈幕里涌動,有人在問"這是不是核彈爆炸的音效",也有人在截屏調色,說那是最美的光污染。
"林然,快看評論區!"隔壁桌傳來歡呼聲,他這才意識到自己改裝排氣筒的測試,正被某個AI平臺判定為虛擬聚會的完美素材。成百上千個用戶正用不同的賬號登錄同一虛擬空間,在這場"線上狂歡"中堆砌著難以置信的數字:有人播放BGM時帶入自行車風噪聲,有人把茶幾震動聲處理成煙花炸開的效果。
(一)一場意外的網絡直播起初只是想驗證改裝部件的聲學特性,他用防震膠墊包裹的發動機在黃昏聲場里轟鳴時,系統的AI判定出現了嚴重的誤判。第七遍回放時,畫面突然被分割成數百塊鏡像,每個塊面里都跳出不同的觀眾表情包。當直播間觀眾突破三十萬時,他才發現彈幕開始自動轉化為某種共通語言——有人說這是他聽過最真實的線上聚會,也有人說這比煙火晚會更值得錄屏。
(二)在線觀眾的實時互動系統開始自動調節聲畫比例,將發動機聲浪轉化為七種語言的復刻播放。有人用變聲器模仿海嘯聲,和發動機的轟鳴形成某種奇異的共振。零下十度的哈爾濱集體放氣墊膜模擬聚會背景,而三亞的浪花被打包成壓縮包,夾雜著空調外機運轉聲漂洋過海。當直播間播放時長突破三小時,屏幕右上角突然跳出七個字符號組成的確認界面。
(三)跨越現實的虛擬狂歡這才是最迷人的地方。莫斯科舞廳的地板震動聲能和東京街頭的銅器碰撞聲完美重疊,撒哈拉的風沙里竟藏著冰柜開門的聲響。有人把寵物診所說漏藥片的聲響調制成爆米花鋪的滋滋聲,另一個人立刻調出蒸汽熨斗的聲音配對,說這是他聽過的最魔性的電子音樂。當一千個觀眾同時按下暫停鍵,畫面會凝固成某個特殊的視覺效果,像是聚集了一整個銀河系的瞬間。
(四)永不落幕的云端派對林然終于明白那些永遠在線的主播為什么總是滿頭大汗。在某個凌晨三點,系統突然把全球七地的鐘聲同步播放,當第七個時區的鐘聲敲響時,原本靜止的畫面突然炸開——不是預期中的特效,而是一串串不同文字組成的聚會倒計時。有陌生人私信他一段代碼,說這是所有在線觀眾用不同設備同步敲擊鍵盤產生的漣漪效應。
夜已深,直播間的特效仍在進化。他突然想起早上遇見的老張,那個總在小區廣場放風箏的東北人,現在正用鐵鍋炒菜聲模擬鼓點。當蔥花和油面星的碎裂聲響突破閾值時,整片云服務器突然響應——某個時區的星空里,真的飄落起會發光的雪花。